原标题:栖霞被民政部列为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单位
近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在全国50个地区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栖霞区成为项目试点单位。
目前全国共确定
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单位50个
其中江苏省5个
南京市2个区入选
是入选试点最多的城市
“物质+服务”
栖霞区为 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单位,探索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方式。
栖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以困难群众“求助有门、门里有人、人人全能、受助及时”为原则,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发展。
△区领导访慰问困难群众
1
救助机制完善
全区9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救助工作提供高效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开办“全科社工”服务窗口,推行社会救助业务“全科”服务,社会救助工作标准化。
△疫情防控期间办理社会救助业务
2
救助政策全面
连续保持城乡低保统筹同标并增长至每人每月945元标准。区政府先后出台了综合医疗救助办法、支出型救助办法和临时救助办法,区财政每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不断推进兜底保障与精准扶贫政策衔接,切实增强了困难群众抵抗风险能力,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广覆盖、精准化。
△走访困难群众
3
救助联动快捷
建立健全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26个成员单位按照“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要求,实现信息共享,政策互通。市级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和区财政惠民平台充分发挥救助资金监管作用,努力实现“阳光救助”。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给散居特困对象测血压血糖
4
救助手段多元
建立申请救助对象利益诉求“向谁说、谁来办”诉求表达和解决机制,为申请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整合部门救助数据,建立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相对应的救助信息库。借助数字化信息,查询申请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享受救助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确保不漏底。
栖霞区通过“掌上云”,统筹协调三区资源,汇聚多元力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外延,实现社会救助的“核聚变”,确保社会救助服务有力度、有温度、有尺度、有精度。
来源:区民政局、南京民政
编辑:昆明房产网陈炜迪
编审:严安然